社團法人中華經絡養生保健協會
協會簡介
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
協會課程
協會章程
營運計畫
經絡學說
活動花絮
合格技士
授課師資
聯絡我們
Facebook
Line
Line社群
PRODUCT SEARCH
產品搜尋
分類列表
PRODUCT SEARCH
產品搜尋
經絡學說
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/ 經絡中的專有名詞解釋
手太陰肺經(一)
手陽明大腸經(二)
足陽明胃經(三)
足太陰脾經(四)
手太陰心經(五)
手太陽小腸經(六)
足太陽膀胱經(七)
足少陰腎經(八)
手厥陰心包絡經(九)
手少陽三焦經(十)
足少陽膽經(十一)
足厥陰肝經(十二)
基礎經絡理論
奇經八脈名稱
奇經八脈經行路徑(1)—督脈
經絡學說
手少陽三焦經(十)
手少陽三焦經(十)
第十節、手少陽三焦經
三焦經共廿三穴,原穴為陽池穴,絡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之內關穴。少陽是陽氣初生的經絡,所以它能治療發熱病,它的性質介於太陽陽明之間,與心包經相表裡。
1.
經中穴道
起自手無名指(第四指)外側末端指甲旁之關衝穴(井穴),經第四、五指縫間之液門穴(療穴),再上行一寸第四、五掌骨間之中渚穴(輸穴),經手腕前表陷中之陽池穴(原穴),再沿腕後尺、橈骨間之外關(療穴),腕背上尺、橈骨間三寸支溝穴(經穴),上行經會宗、三陽絡、四瀆等穴,行至肘尖(尺骨鷹嘴)後方凹陷中之天井穴(合穴),肘上骨罅中,井上一寸清冷淵穴,再上為消濼穴,再上為三角肌下方之臑會穴,行肘中即手臂外側上行,至肩峰後下方臑上陷之肩髎穴(療穴),再上肩胛骨上角處之天髎穴,行至下頷角後方,耳下一寸之天牖穴,經頸動脈後方耳後尖角陷之翳風穴(療穴),上頭顱耳後方之瘈脈穴,繞耳後上至顱息穴,至耳尖上方髮際之角孫穴,並環行至耳前,開口時呈凹陷處之耳門穴(療穴),從耳廓根上緣平行至顳淺動脈旁之和髎穴,前平行至眉尾之絲竹空穴(療穴)。
2.
循行路徑
(1)手少陽三焦經部分:起自小指、次指外側端處關衝穴,從關衝上第四、五指之間液門穴、中渚穴,循手腕表上行至陽池穴,出臂外兩骨之間外關、支溝、會宗、三陽絡、四瀆、天井等穴,上貫肘入清冷淵穴,從清冷淵循臂臑外,上肩循消濼、豸臑會、肩髎、天髎穴,從天髎穴交出足少陽膽經。
(2)足陽明胃經部分:從手少陽三焦經之肩後天髎穴交出足少陽膽經後,入足陽明胃經之缺盆穴,散布入任脈之膻中穴(氣會穴),再散絡心包,下膈內而循行之,此皆屬三焦經。
(3)手少陽三焦經部分:其支者,從任脈膻中穴上,偏外斜出足陽明胃經之缺盆穴,上頸項本經之天牖穴。從天牖循繫耳後翳風穴,瘈脈穴、顱息穴,從顱息直上耳角之角孫穴,經絲竹空穴繞耳以屈下至眼眶骨旁之和髎穴及耳門穴。
(4)足少陽膽經部分:其本支之別支者,從耳後出走耳前,過足少陽膽經客主人穴(上關穴)之前,交面臉頰至目銳眥之外,以交於足少陽膽經。
3.
疾病症候
患手少陽三焦經疾病者,主要反應在頭部、耳、喉、胸脅、發熱病,有下列病候:耳鳴、聽覺減退、咽喉腫痛閉塞、頭痛、自盜汗、眼外角痛、頰痛、耳後痛、肩臑痛、肘臂外緣痛、無名指不能運轉。
手少陽三焦經經筋圖
手少陽三焦經經別循行路徑圖
循行路線:
起於無名指之端
循手表上
貫肘
入缺盆
布膻中絡心包絡
下膈屬三焦
其支出耳上角
LINKS
快速連結
Line
Facebook
Line社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