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/ 經絡中的專有名詞解釋

一、陽經
太陽經:指陽氣旺盛之意義,因為其位於吾人身體的最表層,感受外邪後,
亦最先發病之經脈。
少陽經:有陽氣減弱之意義,其位置在半表、半裡,屬於太陽與陽明之間,
故為太陽與陽明經之樞紐。
陽明經:是陽氣發展之最後階段,亦是在太陽和少陽兩經陽氣之基礎上,繼續發展之意義,故陽明者為兩陽合明之簡稱,其位置在太陽與少陽之裡面,故有陽明為合之稱。

二、陰經
太陰經:有陰氣旺盛之意義,因為其位於三陰經之最表層,故有太陰為開之稱。
少陰經:有陰氣減弱之意義,其位置在太陰與厥陰之中間,故有少陰為樞之稱,
亦即本經在兩 陰經之間,起著樞紐之作用。
厥陰經:是陰氣發展之最後階段,開始重新向陽之方面轉化過程,
亦即是在太陰和少陰兩經陰氣交盡之際,其位置在太陰與少陰之裡面,
故有厥陰為合之稱。

三、經絡循行路徑
1.凡經絡的開始叫「起」,經絡的終止叫「止」,從下向上行的叫「上」,從上向下行的叫「下」,由外到裡的「入」,由深而淺的叫「出」,直走的叫「直」,平行的叫「橫」,半橫的叫「斜」,交叉而過的叫「交」,進而又退的叫「卻」,和本臟腑相連的叫「屬」,相表裡關聯的臟腑叫「絡」,沿著走的叫「循」,去而復回的叫「還」,彼此和某組織並行的叫「挾」,由此而直達另一處的叫「抵」,通過某一組織的叫「貫」,走過其他經周圍的叫「行」,經過某一組織旁邊的叫「過」,環繞在某組織四周的叫「環」,兩支相並的叫「合」,另出分支的叫「別」。
 
四、特別功能經穴說明
原穴者:指經脈流注時,有如水渠之流水,源源不斷地流過似地。
輸穴者:輸穴意即水流逐漸輸注到更大之水渠樣,而原穴與輸穴者有異曲同功之效,
某些原穴被當做輸穴者。
經穴者:指位於腕、關節或踝關節附近,其經脈流注好像較大之河水迅速流向似地。
合穴者:指經脈流注時,有如各處江河會合流入大海者,
均位於肘關節或膝關節之部位所入為合,或指手腳三陽經之合穴。
功穴者:係指行者調身時,必需會用到之經穴,亦即胸腹部體表和臟腑生理、
病理反應有密切關係之經穴,也是臟腑經氣聚集部位。
本名叫募穴,行者欲通某一功穴,可意守此穴,氣具足時即可貫通此穴。
井穴者:均位於手指或足趾之末端,指在經脈流注時,有如水流開始之泉源者。
療穴者:係指色身有病時,可以按摩或針灸此經穴,而得治療者。
修行者在打坐中可意想療穴處,可自然打通其穴,使血氣暢順達治病之目的。
會穴者:即指腑、臟、髓、筋、血、骨、脈、氣等八種色身生理機能,
各有會聚之穴。又稱八會穴,六腑取稟於胃,腑會太倉(任脈中脘),
臟會季協(足厥陰肝經章門穴),髓會絕骨(足少陽膽經,又名懸鍾穴),
筋會於陽陵泉(足少陽膽經),血會於膈俞(足太陽膀胱經),
骨會於大杼(足太陽膀胱經),脈會於太淵(手太陰肺經),氣會於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(膻中穴)。
    腑會於太倉穴,是任脈經的穴,位於中脘胃部,六腑都取稟於胃,所以腑會於太倉。
故太倉中脘穴能治一切腑病,尤對胃腑的各種疾病均能治療,灸中脘穴治慢性胃腸炎。
    臟會於季脅,季脅是厥陰肝經的章門穴,章門是脾募五臟都取稟於脾,所以臟會季脅。
故本穴主治臟病,灸章門穴尤有疏肝行氣的特效。
髓會絕骨穴(又名懸鍾),屬足少陽膽經,主骨而諸髓都屬於骨,所以髓會於絕骨。
故本穴主治一切髓病,能治骨髓炎。
筋會陽陵泉穴屬足少陽膽經,肝與膽合,肝主筋,所以筋會陽陵泉,故陽陵泉穴能統治
一切筋病。所謂筋者即關節軟骨,故本穴是關節病的特效穴。
血會膈俞穴,項下第七椎脊旁一寸五分,位於心俞之下,肝俞之上。心主血,肝藏血,
所以血會膈俞。凡是血病,均應取治本穴,如吐血、血熱妄行,心肺二經嘔血,臟毒便血
不止,都宜治灸膈俞穴。
骨會大杼穴屬足太陽膀胱經,為沖脈之俞,衝脈與腎之大絡,起於腎下,蓋腎主骨,
膀胱與腎合,故為骨會,凡骨病應取治於本穴。
脈會太淵穴,屬手太陰肺經,在掌後陷中寸口部位,因為肺朝百脈,故脈會太淵。脈搏有
變異時,可取本穴。
氣會於膻中穴(三焦外一筋直兩乳間),是上焦之所治,號稱氣海,三焦又是原氣的別使,
所以氣會於膻中。呼吸性疾病,如氣逆、喘息,可取本穴治之。